昨天﹐挪威最暢銷的報紙 VG 在其網站中終於報導國際知名的香港籠民﹐最精彩的是﹐它有一段不容易拍到的香港籠民起居錄像(按此觀看)。這影片﹐當然令不少挪威人非常震撼。
香港的特首和司長個個月薪幾十萬(港元)﹐並免費進住萬呎官邸﹐免費家傭成群﹐生活極其腐化﹐但香港半數人口月薪只有一萬港元以下﹐約百萬人口十分窮困﹐甚至連坐巴士的錢都沒有﹐今天還有以千計的香港窮人要住在約為3呎乘3呎乘6呎的鐵籠裡面﹐居住環境極度擠迫﹐極欠衛生。即使是貓狗等動物﹐在許多文明國家﹐都不容置於這樣的惡劣住所。
一個領導人要何等喪盡天良﹐才可以一邊看著自己的國民貓狗也不如的蜷伏在這些鐵籠之中﹐一邊在自己大得令人迷路的崢嶸官邸裡面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夜夜燕窩紅酒﹐而依然可以安然入睡﹗
最近也發現﹐原來這批香港高官對所謂粗言穢語或市井俚語的恐懼﹐遠大於對自己草菅人命的恐懼。相信﹐若一天此等昏官酷吏要上斷頭台﹐他們就會回味這些粗言穢語是多麼的和平可親。
因此﹐我在良知的驅使下﹐不斷在國外﹐特別是在挪威這裡﹐像傳教士一樣向所有人揭露香港是何等「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並常以香港高官的糜爛生活跟香港的籠民遭遇作對照。當地人在看到香港的籠民照片之後﹐無不臉容肅穆。的確﹐人生走到住鐵籠這一步﹐是很嚴肅的事情。記得一位女士說看到我電郵給她的香港籠民照片後﹐不禁痛哭一場。
一個看到這些籠民照片會痛哭的人﹐我相信就是領導香港或任何地方的出色領袖。人溺己溺的赤子之心勝於一切﹐對中國人尤其如此。
然而﹐對這挪威女子的痛哭﹐許多中國人會說這是「婦人之仁」﹐又或如胡錦濤提醒學生說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就是中國精神﹐中國人將會繼續為擁抱這樣的中國精神而世世代代受難下去。
Sunday, March 29, 2009
挪威傳媒報導香港籠民
Posted by 鍾祖康 at 3/29/2009 05:54:00 PM 68 comments
Monday, March 16, 2009
中國讀者用心良苦
剛讀到一位《來生不做中國人》中國大陸讀者寫道︰
「剛剛讀完鍾祖康的"I Don't want to be Chinese again",只可用振聾發聵來形容。發現這本書的過程也似乎驗證了作者的觀點成因:當我晚上加班要離開時,瞥見了後桌Digital director桌上的"The Laws of Simplicity" by John Maeda。於是非常不自覺地把書拿回家準備看後先斬後奏。結果拿回家發現書的內頁上赫然寫著“來生不做中國人”。原來書是從香港偷偷運過來的,他怕被當成反動分子和思想毒瘤,找了別的書皮掩人耳目。我們第二天都為此苦笑不已。我可能這輩子也沒有看過這樣stimulating的文字。我能想到的給我類似觀感的,只有魯迅和陳丹青的雜文。我所言stimulating,因為其觀點直接打到臉上,刺激神經,促生靈感,引發思辨。」
為了衝破思想的枷鎖而這樣花心思﹐可敬可佩。據我所知﹐現在《來生不做中國人》許多讀者是來自中國大陸的﹐而且看來是陸續增加。正如這讀者所感受到的﹐我相信這書會對許多中國大陸讀者震撼極大。每一個喜歡思考的中國人都無法迴避反思我提出的大量事實和論點。我完全無法預計這書最終會對中國有多大衝擊﹐但我相信受影響的人每天都在增加之中。
Posted by 鍾祖康 at 3/16/2009 06:40:00 AM 43 comments
Sunday, March 15, 2009
忘恩負義的垃圾民族
移民到海外的中國人有一個令人非常討厭的常見共性﹐那就是他們愛批評收容他們的國家如何虧待他們﹐岐視他們﹐令他們怎樣做二等公民。這樣的海外中國人我見過無數﹐這類人對收容他們的國家的抱怨﹐通常不是一次性的﹐不是十年一遇的意氣話﹐而是年年講﹐月月講。即使是我的朋友﹐這樣的人﹐我也想掉頭就走﹐恥與為伍。我心想﹐既然你對收容自己的國家那樣不滿﹐為甚麼不返回自己的中國地方呢﹖這些自由富裕並通常奉行基督信仰的國家﹐絕沒有像中國那樣限制國民的出入境自由的﹐來去自便。這些好發牢騷的中國人也決不是被綁架而來﹐也不是獲邀請來﹐十居其九點九是自己不請自來的﹐甚至是千辛萬苦非法偷渡而來。但這些好發牢騷的中國人卻死也不肯離開﹐只是天天在埋怨被收容國虧待。
這些不斷咒罵收容國的海外中國人為甚麼賴著不走﹐返回中國呢?原因非常簡單﹐就是在祖國只會活得更悲慘。既然這樣﹐這些海外中國人不是該對其收容國叩頭感恩嗎﹖
更加令人厭惡的是﹐這些邊罵邊留邊入籍的中國人﹐往往也是頗狂熱的中國民族主義者﹐他們多以中國人為榮﹐但就是偏偏不想留在中國﹐或回流中國。對於中國政府奴役中國人民的措施﹐這類邊罵邊留邊入籍的海外中國人也多表支持﹐起碼也會多表諒解﹐而且他們吃飽了後還會說﹐這些收容他們的西方民主國家太自由了﹐太好福利了﹐太人道了﹐不像中國文化那樣「中庸之道」、那樣有「吃苦」的美德﹐講「禮義廉恥」……但﹐他們無論怎樣罵﹐還是要留在這些收容他們的被他們批評得處處不如中國的收容國。
誰叫你的自己祖先胡天胡帝兩千載!誰叫你的中國統治者崇尚自生自滅、天生天養!你就只好留落天涯﹐尋覓真正是愛民如子的真正禮義之邦﹐你根本就是喪家之犬﹐即使在收容國乞食也是無話可說﹐也是要感恩的。
但對收容國忘恩負義的海外中國人卻極多﹐單單這一點﹐你就明白﹐為甚麼中國那樣失敗﹐為甚麼那麼多中國人要淪為喪家之犬﹐因為組成這個國家的人﹐大都是忘恩負義、也不會反求諸己之輩﹐臭罌出臭草是也。這樣不會從恩人身上「師夷之長」﹐更不知恩義為何物的垃圾民族﹐也只能可憐兮兮的寄人籬下﹐枉入寶山﹐不可能建立自己的安樂家園的。
Posted by 鍾祖康 at 3/15/2009 02:33:00 AM 91 comments
Sunday, March 8, 2009
我去了香港一趟
早前去了香港一趟﹐香港一直以來的少數人飽死﹐大多數人不是做死就是失業閒死的主奴式型態沒有絲毫起色。香港平民活得相當悲慘﹐一天工作10小時非常等閒﹐一周工作7天絕不罕見﹐所以﹐有工作做﹐絕不表示就比失業的幸福﹐其實是各有各慘﹐彼此間毫無值得對方羨慕之處。絕大部分的香港人﹐不論年紀﹐臉色多如槁木死灰﹐容顏極度萎蘼。2月8日的渣打馬拉松(只是10公里)﹐參加人數多達5萬﹐卻一如中國人口那樣﹐是有量而無質﹐比賽途中竟有一成參賽者即5,103人抽筋或需按摩,有394人受傷,16人需送院!但賽事籌委會稱,受傷人數已經較過去幾年低!!請注意︰這馬拉松比賽是完全自發參與的﹐毫無強制成份﹐可見香港人的身體已羸弱到甚麼地步。加之﹐香港的美容瘦身公司為求不義之財﹐哄誘愚婦病態瘦身﹐以致無數港婦瘦若骷髏﹐有的因而瘦得嚇人被迫獨身仍懵然不知。
我與一些被迫害得最慘的低下階層閒聊﹐還以為他們會像社民連那樣「狂屌」(網友語)特區政府﹐但這些香港賤民儘管對外面的世界了解不多﹐卻有的竟然說:全世界都是這樣的啦!這樣的奴才﹐除了在華人社會﹐在其他人類社會已幾乎絕種了。更加令我感到不安的是﹐此行我看到很多這些處於「活著」狀態的香港賤民比以前更加沉迷風水命理﹐他們相信風水命理較民主普選或勞工權益更能讓自己擺脫賤民生涯。香港的統治集團同樣篤信風水命理﹐連自稱是天主教徒的特首曾蔭權也私底下找「多年老友兼半退休風水師」龍景銓為其官邸看風水。風水命理已經把中國人害得夠嗆﹐但中國人依然執迷不悟﹐真是蠢得不可理喻啊。希望他們能認真讀一讀拙文〈中國好講命理反趨衰落〉(已收錄於《來生不做中國人》)。
香港的食肆﹐特別是中下級的﹐依然普遍極無專業精神﹐而且非常骯髒﹐但竟然在許多這樣的垃圾級食肆門外﹐也隨時有幾十人在排隊﹐甚至肯排上一個小時以上。我一位學長曾說﹐香港人想吃的只是垃圾﹐吃好東西反而會嘔吐的。看來﹐這在香港的飲食界和政壇都大抵如此。
滿城奴氣、小家子氣、邪氣、怨氣﹐此行對此感受至深。
Posted by 鍾祖康 at 3/08/2009 08:40:00 AM 128 comments
Tuesday, January 13, 2009
為什麼中國人沒有善用羊毛?
為什麼中國人沒有善用羊毛?這個問題﹐其實跟問為甚麼中國人不發展乳業是一樣的。
歷史學家 Nigel Cameron 在其為香港牛奶公司撰寫的 The Milky Way: The History of Dairy Farm 一書中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看法。
他寫道:
"But in China a diary industry did not develop where it could have done--in the temperate latitudes--as it did elsewhere...The cause was the absolute necessity...to shut out the 'barbarian' tribal peoples of the huge land mass called Central Asia...The incidental result of excluding the 'barbarian' was that China also excluded most of their culture, including the use of milk in daily diet...Cows and yaks were the Central Asians' daily source of milk...They also raised sheep. But having excluded these peoples, it was not unnatural to regard their way of life including their eating habits and diet as 'barbarian' also...The very rigidity of China's ruling administrative system over the last 2,000 year...seem to have been the main factors--always opposing the ever-pestering 'barbarians'--which effectively deprived the Chinese of the concept of dairy farming."(「但中國並沒有像其他溫帶地區那樣﹐發展乳業……原因是中國認為非要把那大片叫中亞的土地上面的『野蠻』部落民族關在外邊不可……不料把這些『野蠻人』摒諸門外的時候﹐也讓中國排斥了他們的文化﹐當中包括吃用牛奶……乳牛和犛牛是中亞人的主要日用奶源……他們也養羊。中國人由於排斥了這些民族﹐自然也把他們的生活方式如飲食習慣視為『野蠻』……中國兩千年來統治制度的僵化﹐也就是永遠要抗擊那不斷侵擾的『野蠻人』﹐其實令中國人喪失了乳業這個概念……」)
中國人這種「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例子太多了。
連羊也不多養﹐那自然所產羊毛也不多。即使到近世開始吃點羊肉了﹐也想盡辦法把所謂「羊膻臭」辟除﹐非要把羊肉弄得羊味盡去不肯吃。其實論「膻臭」﹐狗肉毫不比羊肉遜色﹐而且雜食的狗比草食的羊骯髒得多﹐但中國人卻認定是羊膻臭而狗肉香。
中國人另一陋習也令羊毛紡織較難發展。那就是往往謊報羊毛衣物所含的羊毛成份﹐牧羊者在羊毛中攙以異物以增重﹐或以腈綸、錦綸或其他人造毛冒充羊毛等等。在中國或香港的的假羊毛衫就如假古董一樣遍地皆是﹐如何鑑別真假羊毛衫變成門大學問。但一般顧客哪有這樣的能力﹐要不是長期接觸真羊毛﹐也不可能憑理論奢言鑑別。
這裡羊毛衫的羊毛成份一般起碼佔衣料的八成﹐自從我穿過這裡的真羊毛衫後﹐就很相信以前在香港所穿的所謂羊毛衫全是假的。
Posted by 鍾祖康 at 1/13/2009 05:12:00 AM 26 comments
Monday, January 12, 2009
從來沒有被溫暖過
滑過雪的人都知道﹐(長袖)羊毛內衣非常重要﹐因為滑雪時很容易出汗﹐而羊毛這種物料即使濕了也可保暖。過去人類沒有發明 thermolite 這類排汗保暖物料時﹐羊毛這種被汗濕了也保暖的物料就更加重要。棉花沒有羊毛那樣暖﹐也沒有濕而保暖的特性﹐作為禦寒物料﹐是遠不能跟羊毛相比的。在挪威這裡﹐相信除了一些移民之外﹐不會有當地人會用棉花來禦寒。羽絨雖然很暖﹐但也有遇濕即不能保暖的問題﹐所以﹐這裡的人主要用來做外套或被褥。
我覺得滑雪是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活動。即使平時令人望而生畏的險峰惡水﹐一旦鋪滿厚厚的雪﹐本來是令交通更難上加難了﹐但懂滑雪的就可以在上面來去如飛﹐現代的高山滑雪一般都達時速30公里左右﹐而速度滑雪的世界記錄更超過時速200公里﹐人類就這樣變成陸地上移動得最快的生物。
昔日在冰天雪地﹐若不懂滑雪﹐就等於殘廢﹐除非依靠動物拉抬;若懂滑雪﹐就比起在沒有冰封時來去更快。單這一點﹐就足以令熱帶民族難以征服(會滑雪的)寒帶民族。
我相信一個寒帶地方是否流行滑雪會對這地方的文明發展有影響。但要滑雪﹐就起碼要解決上述的禦寒問題。
於是我想起了美國來華傳教士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 1845–1932)在其鉅著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中國人的特性》)中多次論及中國人不擅於解決禦寒的重大問題。他寫道﹕
"It is one of the unaccountable phenomena of Chinese civilisation that this people…which certainly shows a high degree of ingenuity in making use of the gifts of nature, has never learned to weave wool in such a way as to employ it as clothing. The only exceptions to this general statement of which we are aware relate to the western parts of the Empire, where, to a certain extent, woollen fabrics are manufactured. But it is most extraordinary that the art of making such goods should not have become general, in view of the great numbers of sheep which are to be seen, especially in the mountainous regions."(「中國文明有一個相當費解的現象……他門在利用天然資源方面也展限了很高的天份﹐可是卻從來沒有學會用羊毛紡製衣服。我們知道唯一例外是在中國的西部﹐那裡的人有製造毛紡。中國有那麼多羊﹐特別是在山區﹐但中國人卻沒有更廣泛的利用羊毛紡衣﹐實在是極之異乎尋常的事。」)
"To us it seems difficult to support existence without woollen undergarments, frequently changed. The Chinese are conscious of no such need. Their burdensome wadded clothes hang around their bodies like so many bags, leaving yawning spaces through which the cold penetrates to the flesh, but they do not mind this circumstance, although ready to admit that it is not ideal. "(「我們就覺得﹐我們要是沒有穿羊毛內衣(而且是要常換)﹐活不下去的。中國人卻不感到有這個需要。他們身上一件一件累累贅贅的棉衣﹐就像全身掛滿袋子那樣﹐棉衣之間卻有縫隙﹐寒風可直透肌膚﹐雖然他們也會承認這不是十全十美﹐卻也並不在乎。」)
明恩溥再檢閱了中國人冷冰冰的家居後不由慨歎:
若中國人肯用花於推廣纏足或研究酷刑的十分之一的精力用於解決同胞挨凍的問題﹐就不會有那麼多中國人要饑寒交迫了。
Posted by 鍾祖康 at 1/12/2009 06:05:00 AM 22 comments
Sunday, January 11, 2009
中國人醉心於表面和諧
我一位廣東話講得比大多數廣東人更動聽和更有深度的挪威大學教授朋友來信提及:他從與中國人的交往中﹐慢慢察覺到若要做到中國人聲稱渴求的和諧﹐往往要付上甚大代價。
我喜見我這極敬重的好友的「知中」水平又再提高。我隨即向他解說:說中國人「重和諧」是非常誤導的﹐因為中國人一直追求的只是「表面和諧」(superficial harmony)﹐而不是文明社會所重視的實質和諧。由於中國人主要是追求表面和諧﹐因此﹐雖然中國人比其他民族在口頭上或在政策文件中都講更多「和諧」﹐但在實際生活上反而比任何人都有更多的勾心鬥角、自相殘殺、以強淩弱﹑更多的「屢禁無效」﹐「屢禁不止」或「一發不可收拾」。甚至在對待「天」﹐對待大自然的實際行為上﹐中國人其實也只是講求「表面和諧」而不是「實質和諧」。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就可以說明「表面和諧」和「實質和諧」的米糞之別。就如在貧富懸殊的問題上﹐若是追求「實質和諧」﹐政策重點就是改革稅制﹐改善社會保障和勞工法例﹐拉近窮人與富人所受教育機會之差異﹐和遏止官員腐化或官員日薪比一般平民月薪還高的依法掠奪等等。若只是追求「表面和諧」﹐則政策重點就是防止貧民上訪上街鬧事﹐阻撓或禁止傳媒張揚社會上的貧富懸殊真貌﹐全力開動宣傳機器報喜不報憂﹐和增撥資源購備更多手鐐腳銬並防止改善監獄環境等等以維持刑罰的威攝力。就如早前北京奧運時當局把申請去三個指定示威區示威的申請人拘捕,甚至把年近80歲的申請人判予勞教﹐那還有甚麼人敢來申請呢?那樣﹐這三個指定示威區自然很難不海晏河清、天下太平﹐洋溢一片全國和諧一家親的盛世景象﹐這就是中國人追求「表面和諧」的一個典型示範。
本身也懂漢語的哥本哈根商學院(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中國商業教授Verner Worm博士在其傑作 Vikings and Mandarins : Sino-Scandinavian Business Cooperation in Cross-cultural Settings(《維京人與滿大人—跨文化環境下的中國-北歐商業合作》)中﹐就多次提及中國人追求「表面和諧」(superficial harmony)這特性﹐用詞與我不謀而合。他說:
"The Chinese fear of losing face, or causing others to lose face, tends to make them sustain superficial harmony in their interrelationships (Tan,1990:280). This superficial harmony often hides profound internal conflicts that are rarely brought out in the open and resolved. The Chinese can fight 'harmoniously', behaving politely towards one another but, fighting indirectly using every possible means...superficial harmony is more important in China than in Scandinavia."(「中國人怕丟臉﹐或怕讓別人丟臉﹐往往令他們在彼此關係中維持著表面和諧(Tan,1990:280)。這種表面和諧往往會掩藏著內部深刻的衝突﹐這些衝突很少會公開提出並予解決。中國人可以很『和諧地』毆鬥﹐一邊彼此揖讓不絕﹐一邊就用盡心思拐個彎兒毆鬥……表面和諧在中國比在北歐來得重要。」)
所以﹐中國人千萬別以為自己醉心的猴子戲可以瞞得過那些洋鬼子。而無數識字的中國人到今天依然以中國人「重和諧」而自豪﹐令我幾乎笑至氣絕。
Posted by 鍾祖康 at 1/11/2009 06:57:00 AM 28 comments